(一)产业现状
经过多年的发展,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技术不断突破。LED芯片技术从无到有,LED芯片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。以生产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(MOCVD)为代表的关键设备进入试制阶段;部分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。
同时,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规模迅速扩大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年均增长35%以上,已成为LED功能性照明和景观照明等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。区域分布上,珠三角、长三角、闽赣三大区域集中了80%以上的LED照明企业和产值。
此外,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逐步完善。标准、检测和认证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,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标准领导小组,建设了一批LED照明国家级检测机构,参与了国际LED照明产品测试比对,开展了两岸LED照明检测机构测试比对工作。启动了射灯、筒灯、隧道灯、路灯、球泡灯等LED照明产品的节能认证工作等。
(二)面临形势
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和市场需求逐步启动,LED照明节能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,朝着更高光效、更低成本、更高可靠性和更广泛应用方向发展。
1.国际竞争日趋激烈
近几年,全球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保持在20%以上。预计到2020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,LED照明市场有望达到750亿美元,占全球照明市场份额50%。
目前,美国、日本在LED芯片等核心器件方面具有竞争优势;欧洲在汽车照明及功能性照明方面具有竞争优势;我国台湾地区LED芯片制造、封装的产能最大;韩国凭借大企业战略显现出后发优势。专利、标准、人才竞争白热化,产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。
2.机遇与挑战并存
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。一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,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。二是发展LED照明节能产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选择。三是我国不断加大LED照明产品的应用推广力度,逐步扩大产品应用范围,市场规模日益扩大。
同时,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。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产业集中度低,盲目投资、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。二是核心专利尚需突破,研发投入有待加强,MOCVD等关键设备仍然依赖进口。三是市场竞争无序,产品质量有待提高。四是标准、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仍待加强,服务支撑体系尚需完善。当前是我国LED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,加强规划引导,对促进行业有序发展,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具有重要意义。
三、向着智能化、节能方向发展
(一)产量增长,价格渠道竞争激烈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3上半年,规模以上照明器具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2亿元,同比增长15%,1-8月,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点光源1.77亿只,增长30%。其中,荧光灯31亿只,增长16%,白炽灯32亿只,增长7%,未列明灯具(含LED照明产品,电光源除掉白炽灯、荧光灯、卤钨灯和直管灯)约72亿只,增长35%。据CSA初步估算,2013年1-8月,LED灯具产量增速约50%。
从占比来看,未列明灯具在整体灯具中占比持续提高。2013年1-8月,未列明灯具产量占总体灯具产量的比重为45%,较2012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,而白炽灯、荧光灯占比分别下降4和2个百分点,侧面反映了LED在照明产品中的渗透越来越高,见图2。
2013年前三季度,LED照明产品价格快速下降,国内LED照明市场继续回升,并逐步出现分化,市场份额向行业龙头集中。价格下降主要来源于两方面推动因素:一方面,技术不断带动LED生产成本使得价格下降具有动力源。另一个方面,市场激烈竞争使得“价格战”成为企业重要竞争手段。此外,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,有针对性推出部分LED灯泡产品寿命有所缩短(原先2~3万小时,现在不足1.5万小时),也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LED不断低价化的趋势也让厂商不断思量降低生产成本方式,比如采用无金线封装技术等。在价格不断下降的基础上,LED照明也将向着更节能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前进。
三、向着智能化、节能方向发展
(一)产量增长,价格渠道竞争激烈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3上半年,规模以上照明器具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2亿元,同比增长15%,1-8月,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点光源1.77亿只,增长30%。其中,荧光灯31亿只,增长16%,白炽灯32亿只,增长7%,未列明灯具(含LED照明产品,电光源除掉白炽灯、荧光灯、卤钨灯和直管灯)约72亿只,增长35%。据CSA初步估算,2013年1-8月,LED灯具产量增速约50%。
从占比来看,未列明灯具在整体灯具中占比持续提高。2013年1-8月,未列明灯具产量占总体灯具产量的比重为45%,较2012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,而白炽灯、荧光灯占比分别下降4和2个百分点,侧面反映了LED在照明产品中的渗透越来越高,见图2。
2013年前三季度,LED照明产品价格快速下降,国内LED照明市场继续回升,并逐步出现分化,市场份额向行业龙头集中。价格下降主要来源于两方面推动因素:一方面,技术不断带动LED生产成本使得价格下降具有动力源。另一个方面,市场激烈竞争使得“价格战”成为企业重要竞争手段。此外,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,有针对性推出部分LED灯泡产品寿命有所缩短(原先2~3万小时,现在不足1.5万小时),也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LED不断低价化的趋势也让厂商不断思量降低生产成本方式,比如采用无金线封装技术等。在价格不断下降的基础上,LED照明也将向着更节能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前进。